上海:“土壤+浇剪”让中小学诗词教育花开灿烂
2017-06-21 责编:王磊
“她满足了人们对于古代才女的想象。”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春节期间热播,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16岁学生武亦姝获得冠军,有网友这样评价她的精彩表现。同时,上海青少年在《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中占据近10%名额,实力不俗。
一方面富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另一方面对日常诗词教育活动精心浇灌、修剪,构成了上海学生在《中国诗词大会》表现抢眼的秘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这是上海教育坚持以优秀历史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呵护青少年文化基因、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成果集中体现。”
传统文化“六进”提供肥沃土壤
2004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度强化文言诗文学习,提出了教材编写的结构化要求,其中文言课文篇目在四至六年级约占课文总量的20%、七至九年级和高中基础型课程中约占40%。同时,上海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系列教材,提供诗词教育的肥沃土壤。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课程与教学部主任朱煜说:“上海当前语文教材中,小学生要背诵116首古诗。我曾与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比较过,这个数量是比较多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则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按照教材要求,上海学生在初中4年、高中3年各需背诵1万字古诗文。
“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上海构建了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的‘六进’长效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周飞说。
评价体系是开展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指挥棒。上海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评价方面提出,综合评价学生诵读、熟记、默写以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顺文言文和理解阅读内容的能力。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把“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作为重要指标,考核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情况。
区校各自营造传统诗词教育特色
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上海不仅有市级层面的统一部署,各区教育局、中小学也分别发挥特长,举办富有区域或校本特色的传承活动,形成学生乐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长宁区从2012年以来在全区中小幼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利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学习资源,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每周设置一节中华经典诵读课,小学安排在周三下午快乐拓展课时段,初中融入“阅读领航”及文化、艺术、德育类课程中。
优良的师资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邵春安介绍,近3年组织近30位教师参加上海市经典诵读培训,绝大多数取得朗诵等级证书。
经典诗歌不仅可以诵读,还可以唱出来。嘉定区以《中国唱诗班》教材为载体,传承诗教礼仪优良传统。编辑推出《中国唱诗班――中华优秀传统诗词“诗乐启蒙”16首》和《经典诗文诵读》9册共两套区本教材,指导学生在课上课下诵读传唱,感受诗乐熏陶。
对传统诗词教育给予科学指导
诵读古诗文什么时候开始合适,是不是越早越好?传统诗词教育能否层层加码?学习古典诗文是不是要排斥西方文化?针对当前传统诗词教育中的疑问与误区,上海合理引导,对学生给予科学指导,防止“跑偏”或极端化。
有家长反映,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去培训班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结果产生逆反心理,进入小学后反而不愿背古诗文,教师花大力气引导,才重新培养起孩子对古诗文的兴趣。还有家长提出,孩子小时候背的诗后来都忘记了。
贾炜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应遵循儿童成长教育规律,切忌急功近利。“传统诗词教育不是越早越好,在孩子5岁之前,可能适合学儿歌、培养语感。学习古诗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建立文化认同,切忌抢跑抢学、变成应试。”
贾炜提出,学校应坚持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不能随意拔高要求,增加学生负担;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让“长板”更长。
武亦姝的语文老师王希明认为,开展传统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西方文化。他说:“必须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碰撞的背景下,才能形成并巩固本民族文化认同。吸纳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建立认识自我的坐标系,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复兴。”(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