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豫剧,很多人会想起《花木兰》,不过知道《收姜维》的中小学生不多。这样的局面即将改变。郑州市已经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到2018年,郑州市将在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普及这项活动。
2018年普及“戏曲进校园”
据了解,“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范围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专家授课、提高素养”的原则,普及戏曲基本知识,增强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中,郑州市教育局遵循“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普及”的目标,到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用三年时间开展,达到每所学校的同学们每年能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给学生带来啥?看演出,学戏曲
根据目标要求,中小学校将组织戏曲演出。演出内容以经典整剧、 折子戏、小戏为主。根据省教育厅规定,第一批演出剧目已经确定,包括《抬花轿》《花木兰》《收姜维》《朝阳沟》等整剧和折子戏。
中小学校要开足开齐有关戏曲文化的课程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开设戏曲戏剧相关专业或课 程。高校将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开设好“戏曲鉴赏”课程。
知名戏曲票友有望做兼职教师
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过程中,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开展各类培训,用3年时间培养一批能承担学校戏曲教学,并能承担市、县级培训的骨干教师。
与此同时,学校也将组建戏曲社团。有条件的学校要组建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以及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戏曲唱段的学唱。鼓励大中小学聘请戏曲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名戏曲票友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到学校进行戏曲文化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