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海霞明显感觉到,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去年91项调研中有21项与文化相关。今年也已经组织了有关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调研和专题座谈会。”海霞说,“传统文化就像母亲之河,不仅养育了华夏儿女,而且赋予我们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在这条长河中,古代经典诗词无疑是最美的浪花之一。”
作为一名主持人,海霞尤其关注校园的“读书声”。她说:“读是最简单、最基础、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小时候长辈们教我们的童谣,可以说是最初级的诗词。通过跟随诵读的形式,孩子们能更快地记下这些优美的古典诗词,并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在海霞看来,诵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近年来诵读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琅琅书声已越来越多地被无声的默读、沉闷的书写所代替。因此,她建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工程”中强调诵读的重要性。
海霞认为,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诵读。“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倾听对象,诵读方式是不同的。比如课堂上普通朗读和舞台上表演性朗读,小型舞台和大型场合的朗读等,每种状态下、每一种语境下,诵读的语态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诵读,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古典文化有更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应对不同的语境,面对不同主题的材料。”海霞说。
从事语言文字及诵读、朗读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及诵读、朗读等方面的技巧。而目前我国相关专业人才正处于后继乏人、断层严重的状态。近年来,海霞一直在努力推动经典诗词诵读普及。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语言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去年组织录制了包含近1200首古代经典诗词在内的《诗词吟诵》,很多语言艺术家参加了录制;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共同推出了针对小学开发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有声版。
“我们把这些读本提供给大家,并不是要求所有教师、学生都跟着我们读,这只是相关教材中的一种。诵读、朗读是有规律的、有评价标准的、也是讲究科学性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讲究个性化。个性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的个性。我们要把这些最美好、最标准的声音送到孩子的耳边,让学生知道,标准的普通话是什么样的,标准的普通话古诗文朗读是什么样的,古诗词的句读、重音、断句、韵律等如何表现。”海霞说。
此外,海霞还建议提高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对朗读、诵读经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独特作用的认识;推动建立健全中小学语言教育机制;培养具有语言教学和诵读、朗读能力的教师队伍;建立语言教育人才库;研发语言教育教材及有声辅助示范读本;建立系统、规范的语言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和检验活动等。“孩子们会在琅琅读书声中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在心中坚定文化自信,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海霞说。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13日第10版 版名:两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