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他用第一颗糖奖励学生尊敬师长,用第二颗糖奖励学生见义勇为,用第三颗糖奖励学生知错就改。而我却误打误撞用一颗糖改变了我的学生和我自己。
几个月前,我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让学生把默写的内容提交到钉钉上,当晚我改学生的默写,令我生气的是,提交的作业依旧“惨不忍睹”,班上仅有十位学生默写全对。
第二天早上,我正想着早读后如何对他们的默写进行评价时,看到了办公桌上别的老师送的一把小糖果,我拿了十颗进班,在早读结束时我叫了十个人的名字来我这里每人领了一颗糖果。
下课后,得到糖果的学生,有的向同桌、前后桌炫耀,有的仔细地装入口袋,有的兴高采烈地品尝,有的与好友激动地分享……班上气氛空前热烈,得到奖励的学生表现出的兴奋是我没有料想到的。一个男生酸溜溜地对一个得到糖果的小女生说,“你们信不信,这糖一毛钱就能买两个。”女孩愣住了。我走过去摸着小女孩的头,笑着问小男孩:“你觉得一样吗?”得到糖的学生立马围过来,声音四起,“这不是糖,是老师给的奖励。”“这糖比街上卖的甜几百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男孩悻悻的走开,边走边说:“下回我也会得到老师奖励的糖果。”
我走出教室,准备回办公室,一个女孩追上我,羞怯的问我能不能给她一颗糖,我弯下腰,拉着他的小手轻轻地告诉她:“给他们糖是因为他们默写全对,等你下次进步了,我也给你奖励,好不好?”她使劲地点点头,信心满满地走回了教室。
关于一颗糖的故事可能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没有。大课间在走廊值岗的时候,班上一个女孩捏着一个没有包装的糖果,眼里含泪走,到我面前说不小心把糖掉地上了,我让她丢到垃圾桶里,她犹豫再三,最终跑去卫生间在水龙头下冲洗后吃了。过了几天,我检查背诵时,在她的课本里看到那个糖果纸,平整的夹在书里,我的心为之一颤,似有神奇的东西注入心田。
从学生到老师,角色转变带来的不适和教学的压力,曾一度让我心生迷茫,当我回过头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小学时老师奖励的一个本子都要小心翼翼得保存好,我忽然明白:眼前的他们就是曾经自己。
一颗糖,让我看到学生的心;一颗糖,让我洗涤自己的灵魂;一颗糖,让我心生爱意。我深深知道: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就是爱事业,就是用青春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