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
【理论引导】 心理健康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锦小学 陈绍花 编辑:崔霄 来源:郑州教育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5/07

【摘要】

学校是教师提升人生价值的场所,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学校发展依赖教师的精神追求和专业发展。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锦小学一直致力于探究与实践以“幸福工作”为核心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教师专业成长“123”发展模式。即健康心理为基础、两个分享交流为阶梯,三种引领为方向,打造一支拥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理想信念;拥有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拥有博览古今、学贯中西的扎实学识;拥有琢玉至真、善育启智的仁爱之心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师专业成长 “123”发展模式

一、 理论依据,找专业发展瓶颈

为了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教师的成长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托问卷星发放40份问卷,数据显示:教育教学理念提升(11人)工作幸福指数提升(21人)实用工作指导(8人)。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当前教育环境中,教师成长中的精神追求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就是教师的精神因素。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学校能够帮助老师找到专业发展的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就突破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二、 心理健康,让心灵充溢阳光

(一)用培训指明方向  

不安、紧张、焦虑、抑郁、空虚、自卑……亚健康,不知从何时起,尤其是心理亚健康问题,开始与教师群体如影随形。

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期表现心理生活全貌的一种暂时特征,人们在从事任何活动或进行任何工作之际,总是一定的心理状态在起作用。有些心理状态保持时间很短,如激情——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会引导进行不加考虑的活动。有些心理状态则较持久,如长时间紧张工作后产生的疲劳状态。如果及时的进行心理调适,就可以及时转化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工作的幸福感。

学校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比如改变自我法、多角度比较法、冥想暗示法、团体互助法、自我安慰法、懂得“忽略”法、适度“宣泄”法等,还不定时地为教师进行心理的咨询活动,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压力,有效应对职业倦怠,乐观开朗地对待生活,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用信仰焕发热情

热情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一个有热情的教师能够焕发出无穷的活力。但是,学校生活的相对繁忙和琐碎,使很多老师觉得工作无味又疲惫。学校为老师寻找焕发热情的源头活水很重要。

1. 成立教师活动中心。教师活动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为老师开设书法、瑜伽、羽毛球、创意手作等活动课程,实现“你选择我买单”;每逢节假日,组织开展集体游戏,比如:端午节的“跳竹竿”游戏,国庆节的“唱红歌比赛”,“元旦文艺演出”、“教职工趣味篮球赛”等活动,在文体活动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2. 重视人文关怀。在特殊时刻为老师创造暖心惊喜,教师节的巧克力、儿童节的祝福、除夕夜的问候、疫情时信中的牵挂,让老师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尤其加强对家庭困难等少数特殊情况教师的关注,及时解决他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的归属感。

三、 两个分享,助力幸福成长

(一)阅读分享,丰实精神底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而必备的书,或者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这句话如果延伸为教师成长中,阅读是一个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为了夯实教师的“精神底子”。学校成立“遇美书社”,定期为教师进行好书推荐、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正能量”美文发布活动,鼓励教师博览群书,精读专业书籍,在《教学勇气》《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致教师》《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儿童立场》《学习共同体》等精彩纷呈的书籍中,老师们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自己的工作注入了灵动的音符。

(二)案例分享,丰盈教学诗篇

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很多的故事,发生在课堂上的、同事间的、有关作业建设的、小组建设的,这些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财富。

学校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设置“一周一叙”分享环节,大家各抒己见,晒晒自己的教育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悟,交流问题解决策略。比如针对小组分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发生的故事。老师们纷纷议论:小组建设中的学生关系引导,教师在学生发生矛盾时的合理做法是什么?针对学生作业没完成的教育故事,老师们反思合理的作业设置应该怎样做?作业评价怎样才有效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及时将这些内容以美篇形式展示,不仅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亲密关系,也让家长感受到了教师的育人情怀。

基于案例叙写的成长模式是一种扎根教师工作土壤的路径。老师可以信手拈来,不用刻意去寻找理论依据、知识来源,是一种草根式成长方式,但是只要坚持进行,老师的工作能力和反思意识,包括从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升华的成长都会实现。

四、 三种引领,激扬成长生命

(一)文化引领有动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从建校之日起,学校就不间断的和老师分享、探讨学校的办学愿景、三风一训等,鼓励老师积极表达自己对学校发展的想法,“瑞锦发展,我的责任”成了老师们的共识,“让每一个生命与美好相遇”的愿景越来越清晰,从校名出发的“明德如瑞,集美成锦”的办学理念深层次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一年一度的琢玉教师评选、美玉好课堂大赛等活动,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提高了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

(二)专业引领助成长

1. 梯级发展。学校制定《瑞锦小学梯级教师评选方案》,为每个主动发展教师提供合适的发展空间,首席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在学校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传帮带作用”,让新教师、青年教师、成熟型教师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2. 课题研究。结合学校教师年轻化的特点,我们提出“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参与即成果”的教研理念,鼓励老师参与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艺术。从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题、开题、结题等全过程加以培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3. 课程创新。学校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整合每个学科的目标、内容、评价及资源,实现学科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和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依据学生兴趣、选拔需求及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能力,开设课程超市,建设校本化课程。每位老师都在不同的课程中体验创造、开放带来的快乐。

(三)信息化引领促变革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提高教育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而且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积极探索班班通、“希沃白板”、“钉钉”、“学习通”等平台的应用,引导教师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施教,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校本资源库,将老师们的备课资源、学习收获、教育故事等收集整理,校内共享,让信息化平台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师专业自觉成长。

人是属于精神的,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要的基石是精神的成长。“123”教师发展模式,立足于教师的精神成长,立足于教师的自我突破,是基于教师工作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环境,植根于全体教师自我修炼的培养模式。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巨人,站在“人”的高度,让每一位教师能够胸怀教育的梦想,拥有健康的心灵,在书中丰盈心灵,尽享教育美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精彩纷呈的教育故事和反思中教育的从容和优雅。教师发展之路上,梦想会让我们每个教育人都不期而遇!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用健康的心理汲取大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性,贴地而行,华丽起舞,快乐地行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