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多月,郑州“双减”下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5+2”课后服务又是如何开展的?
10月28日,郑州市落实“双减”工作暨课后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黄河路第一小学举行。现场,来自郑州各区县(市)教育局的负责人及学校代表,现场观摩了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河南省实验小学、金水区教育局等7个单位分享了各自落实“双减”工作、开展课后服务的工作经验。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楚惠东表示,“双减”是双线作战,一条在校内,要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条在校外,要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重拳出击,规范治理学科类校外培训,实现大大压减。目前,郑州已经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这两个“全覆盖”,服务学生125万人,占比82.2%,志愿参加教师8.5万人,占比91.2%,在短时期内创造性打造成了“午餐供餐+课后延时”的“官方带娃”郑州模式。
黄河路第一小学校长杨关群介绍,学校开展的“5十2”课后延时服务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师生参与率均达96%以上。在学校“斌”课程体系框架下,共开发实施47门特色“作业辅导十”课程和30余个社团活动课程,课后延时服务呈现出“服务方式精准化、延时课程多彩化、参与服务多元化、场地利用最大化、安全保障精细化、课程评价多样化”的特点,既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又切实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难”和“回家辅导作业难”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