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大家好,我是张煜,今天与各位分享一本书,来自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2003年,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下了回忆录《我们仨》,记述了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之间的点点滴滴。
前半生,他们一家三口在动荡的岁月中颠沛流离。行至暮年,终于苦尽甘来,却在命运捉弄下历经生离死别。可不管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伤,他们始终把日子过得熠熠生辉。走进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便会明白:活着,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修行。
杨绛先生在书中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患。”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新婚不久,便一同前往英国留学。钱钟书以公费生的身份入学牛津,杨绛却要自付费用。她本想就读牛津大学文学院,但学费、导师费太过昂贵,只好选择当旁听生。每每看到其他同学穿着统一的黑布背心学生装,坐在旁听席上的她,有些许自卑失落。她常常宽慰自己,比起按照课程要求读不感兴趣的书,不如从容自在地多读好书。她给自己定下课程表,每天按时到图书馆读书,毕业时竟比钱钟书的收获还要多。
女儿钱瑗出生后,因国内外战事紧张,他们提前回了国。历史的剧变,社会的动荡,让他们长期居无定所、四处奔波。为了维持生计,杨绛当过家庭教师、小学代课老师,写过剧本,钱钟书也收过拜门的学生。他们一家三口借住过亲戚家,挤过破旧狭小的办公室,还曾在钱瑗孤寒阴冷的学校宿舍里过冬。然而,不管处境多么落魄,他们的生活充斥着欢声笑语。正如丰子恺写下的一段话: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杨绛和钱钟书生性淡泊,将名气、地位、财富都视为身外之物。他们不在乎荣誉,只关心自身成长。当年,钱钟书拿到牛津大学学士学位后,只要再待两年就是硕士,待四年就是博士。可这样一来,为了获得学位,他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读不必要的功课。比起名牌大学高材生头衔,钱钟书更在意有没有真才实学,便果断放弃了学校课程。人人都忙着上课、考试时,他和杨绛扎扎实实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读书。他们不追求物质,只想丰富精神世界。
1990年,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拍成了电视剧,他一夜之间变成了名人。各界人士都慕名而来,要求一睹他的风采。夫妻俩并不享受众星捧月的风光,而是苦恼无法安心读书。杨绛在《我们仨》中感慨:“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她常常为钱钟书挡客,夫妻俩在满室书香中静静地工作。
他们这一生低调、朴素、淡泊名利,却活得比谁都满足。正如杨绛自己所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历经人生坎坷和世事变迁后,“我们仨”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家。
1977年,杨绛、钱钟书和钱瑗搬进了宽敞舒适的三河里寓所。每天,钱钟书和杨绛在起居室各据一书桌,专注地读书工作。工作之余,他们会去附近或院子里来回散步。等钱瑗下班后,他们就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遇到的趣事。
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4年,钱钟书患上膀胱癌、右肾萎缩坏死,身体每况愈下。次年,钱瑗又被查出了肺癌晚期,手术也无力回天。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杨绛强忍悲痛,表现得异常坚强。她白天为丈夫送饭,晚上又去陪伴女儿,在两家医院间来回奔波。只可惜,她竭尽全力,却依然留不住他们的生命。
1997年,钱瑗撒手人寰;一年后,钱钟书也与世长辞。本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接连遭遇丧女、丧夫的打击,命运对杨绛是何等的残酷。她没有被凄苦孤寂击垮,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明媚灿烂。她笔耕不辍,不辞劳苦地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写就了《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她一头扎进书堆,花了13年时间,夜以继日地整理出了钱钟书所有的学术遗稿。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说: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纵使一路走来坎坷曲折,他们始终简单从容。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成为稀缺,人心浮躁时谁又能真正关注自己的亲人和爱人,《我们仨》更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独自绽放,静静飘香。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成为稀缺,人心浮躁时谁又能真正关注自己的亲人和爱人,《我们仨》更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独自绽放,静静飘香。
推荐人: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