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范时,课堂上,老师经常提到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做老师后,多次到异地教研或培训,也经常听到专家们动辄苏霍姆林斯基及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言必称之。可惜那时太浮躁,不想做老师,更没有从这部伟大的教育学著作中汲取多少营养。真正促使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并认真阅读,是近些年的事,并且一旦投入,真的就爱不释手了。其中给我最深感受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学生阅读,大量地阅读,不断地阅读。是的,关于这一点,通过3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活,我深深的知道:大量地阅读,这几乎是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成绩的灵丹妙药,更为神奇的是,凡是大量阅读不断地阅读的学生,他们的其他学科也不会差。也可以说大量阅读,包治百病!这正如培根所言: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这不仅是给所有教师的建议,更是针对语文教师所讲。不是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语文老师,之所以觉得学生难教,不喜欢语文,课堂效率低下,最终根源就是因为不注重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广泛地阅读。因为阅读能拓展学生思维,增强语言理解能力,提高注意力。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知道这个道理后,我不管走到哪里,无论什么学生,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阅读,甚至课堂上的大半时间,都用在阅读和引导阅读上。为此我鼓励学生和家长订阅图书,每人捐书,建班级图书角,引导、鼓励甚至是硬性规定学生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至于阅读什么,如何阅读,他都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正式阅读前,要了解一个新的知识点前,必须先大量阅读与之相关的内容。比如要学习《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前,首先让学生阅读名著《儒林外史》,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和罪恶,之后再学习这两篇课文,就不难理解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这个看起来不太符合常理的情节了。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最知名的两句话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这句教育名言是我从教生涯中一直在追求并执着践行的标准,我奉为圭臬。也正是笃信这一信条,才让我在这3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自由地徜徉,时至今日我年过半百,与学生交流起来并不落伍,成为我校年龄最大的班主任。
总之,要想让学生弥补先天之不足,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要让学生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伟大的;为父母而读书是可赞的;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而读书,是必须且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