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宋晨晨执教《棉花姑娘》
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语文教师申倩倩执教《巨人的花园》
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语文教师穆隐慧执教《那一刻,我长大了》
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余昆仑做总结点评
各区县(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及部分教师代表认真参会
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扎实推进全市小学语文学科统编教材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5月9日上午,郑州市“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统编教材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举行,郑州市各区县(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及部分教师代表500余人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由三位骨干教师分别聚焦阅读和习作,呈现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观摩课例。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宋晨晨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寓教于乐,以读代讲,在朗读中进行语用练习,体悟文本情感,培养学生语感。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申倩倩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引领学生关注巨人内心的变化和花园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运用对比方法理解故事情节,揭示道理。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穆隐慧老师执教的《那一刻,我长大了》,以成长中的“那一刻”为切入点,学习任务环环相扣,在课堂互动中构建习作思维的框架,用评价标准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和修改。
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余昆仑对本次观研讨活动进行总结点评。他提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要养成“一种习惯”、具备“三个意识”、形成“四项能力”。“一种习惯”即“好学善思”的习惯,学习时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学习消化并思考,能将所学知识转化、迁移、运用,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三个意识”即以生为本的意识,要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依标扣本的意识,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相关内容来教学,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好教学的正确方向;注重语感语用的意识,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质,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用能力的锻造。“四项能力”即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并转化的能力,要善于把教材和教师用书相关内容转化成自己的教学内容;文本朗读和解读的能力,要善于解读文本,获得阅读文本的初始感受,并做好课文朗读;科学设计教学的能力,做好课时分配,明确教学各环节设计的目的意图和预期效果,达到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课堂评价能力,指导语要明确清楚,评价要及时、恰当、有效。
余昆仑对三节课例进行复盘指导,结合课堂细节进行剖析,对课堂教学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对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中肯的建议,并对当下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交流、探讨、成长的平台,引领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深研统编教材,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