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告通知 政策法规 “双减”进行时 工作简报 举报电话邮箱 “违规”曝光台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工作简报
郑州双减信息(简报)第188期
2022-10-11

智能化作业管理 推动“双减”落地

“双减”背景之下,构建高质量、高智能作业管理系统是提质赋能的创新路径。二七区陇西小学通过顶层设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三会”智能作业管理系统,实时调控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一、 会“操作”的指导手册

学校以“字典”的思路设计有标准可依、有指导作用、有参考意义的大框架、分路径的作业指导手册,从政策理念、目标要求、实践操作等方面给予老师指导,使其成为教师手边作业实践的重要“工具书”,真正发挥作业制度的规范与引导作用,避免各项作业制度被“束之高阁”。

指导手册中提供了国家、省、市“双减”相关政策文件,让老师们在作业设计与实施时,准确把握方向,严格落实双减与作业管理相关要求,有方向与标准,有路径与方法,发挥作业制度对作业品质提升的引领作用。

制定涵盖作业理念、作业设计、作业规范等各环节的作业制度,并提炼出若干清晰简洁的图表,如作业时长查询表、作业类型图谱、作业设计路径、作业评价与反馈模块、作业协同流程等。老师们在作业实践操作中遇到困难时,可以直接查阅操作流程,有效的“答疑解惑”。

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学科骨干建立作业设计案例,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作业设计范本。一篇篇不同学科的作业案例,是老师们实操过程的有力支架,好似“字典”中的一个个实例。

二、 会“算术”的作业台账

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基于“有效控时、便捷高效、促进交流、利于协调”的原则,设计并建立“会算术”的每日作业台账。

教务处每周一在教师群发布可多人在线编辑的电子台账。当每班各学科教师填写完毕,作业台账表格自动计算作业总时长,班级作业如果超出时长要求,表格将会自动“阻拦”,作业时长将无法填入,以此提醒教师主动进行作业量的调整。

这种会“算术”的电子作业台账,无需设专人汇总,不额外增加教师负担,便于所有老师及时查看、相互交流、即时调整,有效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长。

三、 会“亮灯”的质量反馈

高质量的作业一定是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在监控作业质量的环节中,学校遵循三大原则探索“会亮灯”的质量反馈策略,三大原则即作业内容是否基于课标,依据身心发展规律,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作业设计与学习价值是否形成内在联系,建立多元目标;作业布置、批改、讲评、辅导等各环节之间是否有系统思考、整体设计。

按照作业品质将反馈结果划分为“红灯”“黄灯”“绿灯”的三个标准。由教导处、教研组、学生及家长分别对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方式、作业功能、弹性分层等方面进行“周评价”,对亮红灯的老师进行团队帮扶、重点指导;对亮黄灯的老师进行小组互助、协同发展;对于亮绿灯的老师表彰学习、惠及同伴。学校以“亮灯”反馈的形式,在作业管理中解决真问题,落实高品质。

作业是折射学校教育价值观和专业水平的“名片”,是“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支撑点,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连接点。二七区陇西小学“三会”智能作业管理系统实施以来,各年级书面作业时长未出现超时现象,作业“周评价”绿灯比例达到98%以上,学生及家长对“双减”后的作业质量认同度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