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到了郑州,虽然那时我还没有出生,但也可以想象到当时人们激动的心情。短短40年,郑州从一个小城市变成了国际大都市、国际综合枢纽城市、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现在郑州又在积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可以说郑州的发展正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一个城市的发展振兴,同样如此。郑州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的源头活水才能不断滋养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繁荣。
今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教育改革的40周年,郑州的教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人,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成长。
还记得40年前听到恢复高考后激动得热泪盈眶、欢欣鼓舞的那些少年吗?还记得40年前有多少稚气未脱的少年在心中默默的立下誓言:要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吗?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也吹进每个人的心里,让大家都感觉到温暖和力量,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如今,当年的少年已成为国家的栋梁、郑州的支柱,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郑州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人投身到教育事业,用教育人的情怀眷恋着这方热土,用教育人的胸襟怀恋着这片大地,同时也见证着郑州教育的发展,创造着教育的辉煌。
31年前,我在郑州一个偏僻的村庄出生了,伴着飘落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一声啼哭,向人们昭示着我的降临,开启了我的人生。从小到大,我和教育就是密不可分的。小时候,一位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带我遨游知识的海洋,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伙伴陪我一起成长,让我时刻感受着爱的力量。在我脑海中一直记忆犹新的,还是我的小学时代,那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我们这里还属于郑州郊区,偏僻又荒凉。校舍就是几间平房,没有电,在黑黑的教室里,我们有时需要点着蜡烛学习;课间就是在空旷的校园里嬉戏玩耍,没有任何的体育设施。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和同学们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关爱下,伴着朗朗的读书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感受着来自家庭之外的温暖,快乐地成长。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田里,老师就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希望的种子,并且用知识的雨露浇灌着它不断茁壮成长。小时候的读书学习生活,也便成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伴随着岁月的脚步,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愈加高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成为我日渐清晰的理想和目标。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我参加高考填写毕业志愿的时候,正是对小学时光的念念不忘,正是对教师的仰慕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师范类院校,最终也如愿地考入了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期间,看着一个个为梦想奋斗的可爱同学、一位位知识渊博的导师甚或白发苍苍而又神采奕奕的老教授,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关爱、对教育的热爱,这更加坚定了我当初的信念——当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去播撒爱的种子。
毕业之后,我很幸运地来到了惠济区银山路小学。走进校园,蓦然发现,现在的小学校园与我童年时的校园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智能化的教学设备,还有漂亮的校园、完善的体育设备设施,这些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而不变的仍然是孩子们充满着渴望与童真的眼神,以及老师们用爱心传递知识的热情与活力。
见微知著,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教育变化最大的40年。回首过去,40年来,基层教育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印证与缩影,基层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同频共振、同心共鸣。在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事业步履不停,成长不断,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更是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始终不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宗旨。“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表述,更是字字鼓舞人心,句句值得期盼。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讲话中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激励与鞭策。
我们作为一名教育人,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呼唤,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用教育的大发展促进社会的大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用爱和知识的力量感染教育每一位学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