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山区的孩子,她哺乳期便背着行囊来到大山深处支教;为了宝宝能吃上母乳,她带着冰柜支教。她说:“来到卢氏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支教工作利国利民,意义非凡,也更加明确了我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值得的。”今天,我们走近郑州支教教师——郑州市实验高中孙玥婷老师。
山路虽远,但母爱如海,从未缺席
孙老师给孩子每天挤出来的奶,为了延长保质期只能冻起来
孙老师冻奶用的小冰柜
2019年5月13日,还在给不满六个月的小宝宝哺乳的郑州实验高中的孙玥婷老师便背着行囊来到大山深处的卢氏县帮扶支教。山路虽远,但母爱如海,从未缺席!
到卢氏后,为了不让自己回奶,她就每天早中晚把母乳挤出来。但是新鲜的母乳仅有6个小时的保质期,只有冷冻起来才能长时间保存。开始一段时间,孙老师把奶挤好,送到学校的小超市冻起来每隔三天往家托运一次。一切都安顿好后,她也想过想把二宝和老人一起接到卢氏,“全家”支教,当时房子都已经找好了。但没想到的是,这触动了大女儿敏感的神经,她抱着姥姥哭求:“妈妈已经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不回来。你也不要我了吗?我不让你们去,不让你们去。”本就溺爱孩子的老人家哪里受得了孩子这样的哭诉,只能作罢。而孙老师自己又根本无法做到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只能把两个孩子都留在郑州,由年近七十的姥姥、姥爷替她夜以继日地辛苦照料。
七百多里的距离,想让孩子吃到新鲜的母乳是不可能的了。孙老师只能坚持每天分三次把奶挤出来。长时间挤奶、冻奶,天天去麻烦超市老板孙老师也不好意思。于是孙老师就让家人买了个冰柜,带到了卢氏县只为天天冷冻母乳,这个小冰柜承载了一位母亲满满的爱,为母爱延长保质期。
此后孙老师每隔几天托运一次,67岁的老父亲每次都要骑着电动车去二七广场取,回家解冻后再给孩子喝,还不够就只能再喝点奶粉。日子越久,孩子又不在身边,挤奶越来越难,每次都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尽可能多挤一点。由于挤奶过于费时费力,占用了大量本就难得的休息时间。孙老师经常中午挤完奶就得去上课,根本没时间休息。晚上下晚自习,再挤完奶就经常到后半夜。因此,孙老师眼睛里总是布满血丝,家人便多次劝她给孩子断奶。可她知道再好的奶粉也比不上母乳啊,而且在孩子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孙老师却不能在孩子身边陪伴她、照顾她,心中满是亏欠。因此,就算再忙、再累、再麻烦,哪怕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但只要能让孩子多吃一段母乳,她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也是她在异地他乡唯一能对孩子的一点点补偿。就这样,孙老师坚持了一年多,用冰柜为母爱延长保质期。
忠孝义慈,自古难全
网课期间孙老师经常近凌晨12点还在逐一检查学生的笔记,并一一留言指导、鼓励。
这是孙老师在网课期间感化的其中一个学生
五一放假离校后,学生仍惦念可能因疫情无法回家的孙老师,想带领孙老师五一一起游玩的聊天记录。
除了对嗷嗷待哺的二宝的不舍,对年迈的父母没能尽到身为子女的陪伴和孝道,对刚上小学的大宝孙老师更是充满歉意,因为她对孩子食言了。
至今她还清晰的记得,由于出发时间很急,她和家里人都没有做好那么快就出发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孙老师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大女儿,根本无法接受从知道妈妈确定要走,到妈妈真的离开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
孙老师清晰地记得,去年在她出发的那天早上,本来不用起那么早的大宝,听到她悄悄整理行囊的声音,立刻从床上坐起来,躲在门外偷偷看一家人为妈妈的出发做最后的准备。孙老师忽然发现孩子悄悄倚在门后,她走上前把女儿抱在怀里,抚摸着她的头发:“你什么时候起来的,再去睡一会儿吧,离你上学的时间还早呢”。
女儿摇摇头,孙老师问她:“为什么不睡了,你平时不是都睡不够吗?”孩子忍不住了抱着她涕泪交流:“妈妈,我想再多看你一会儿。我不想让你走,你能不去支教吗?”听到这里,孙老师的鼻子一酸,母女俩哭成了泪人。她哭着抱着女儿安慰到:“大宝乖,不哭不哭。妈妈只去几天,每个周末你放假的时候,妈妈就回来看你了。大宝,最懂事了,你要是想妈妈了,就给妈妈发语音,聊视频。妈妈就算不在你身边,你也是可以看到妈妈的。这样妈妈不就好像还在你身边吗?”在家人的安慰下,她强忍着自己的眼泪,亲吻了大女儿的脸颊,抹掉大女儿脸上的泪花,转过身背起行囊走到睡梦中的二宝床边,轻轻摸了摸孩子肉嘟嘟的小脸,轻吻了孩子的额头,拥抱父母后,径直出了门。出门后,再也忍不住的眼泪在风中肆意流淌,那一刻她才意识到,虽然她刚刚才走出家门,却已开始想念孩子了。
然而让孙老师万万没想到的是,卢氏县根本不像郑州每个周末都休息,她至少两周还经常三周甚至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所以失信于前的孙老师就更无法忽视大宝的反对,硬把她的姥姥和妹妹都带走了。而对孩子和父母的亏欠也只能来日再补了。
最亲近的“陌生人”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的样子会时刻烙印在她的心上,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然而年幼的婴儿一段时间不见,便忘记了母亲的样子。
那次卢氏县大考,为了争分夺秒的复习,考前根本不休息,孙老师只能等到考完试后才能回家看望孩子,这距上次返家已经四个星期。坐上回郑的客车,她满脑子都是孩子那可爱的小模样,想着这么久没见,到家一定要好好抱抱她,亲亲她。可当她满心欢喜伸手去抱二宝时,孩子却死死抱着姥姥的脖子趴在她肩上不扭头。许久未见妈妈的小宝贝显然不记得妈妈的样子了,把她当成了“陌生人”!
孙老师一边对孩子说:“我是妈妈啊,我是妈妈啊”,一边再次试图把孩子硬抱过来时,孩子竟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老母亲安慰她说:“小孩子一段时间不见有点认生了,不过一会就好了,放心过一会儿就能让你抱了”。见状她只好垂下伸出的双手,眼中的泪水却在进屋的那一刻夺眶而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那一刻她心里的酸楚和无奈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在卢期间,她几乎把全部的爱都献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成为了他们不是妈妈胜似妈妈的亲人,却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自己孩子的“陌生人”!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好在后来小宝贝慢慢和妈妈又熟络起来了。所以,每次孙老师回家都恨不得把几个星期的拥抱和爱都弥补回来,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围着孩子转,永不分离!
光阴似箭,在卢氏这片热土上,孙老师已经兢兢业业,辛苦耕耘了一年多。在和学生朝夕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爱都倾注到了学生身上,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得到了他们的真心爱戴。在她的帮扶引导下学生们快速成长,所带班级的成绩和各方面表现都有很大进步,多次受到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高度赞扬。
她说:“来到卢氏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支教工作利国利民,意义非凡,也更加明确了我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值得的。”心向阳光,便无所畏惧,困难再多终能克服。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努力的脚步,给了她无尽的希望和力量。
正如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