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 条
当前所在位置:第36个教师节 > 最美教育故事
最美的遇见丨从陌生到不舍 她用真心换来学生滚烫的热爱

导语:卢氏一高和郑州七中是“郑卢结对”教育扶贫的对子,也正是因为这段因缘,卢氏一高的高慧敏老师认识了郑州七中的胡聪慧老师。两个名字中都带有“慧”的老师,相遇在卢氏一高,也结下了友谊。今天,我们就从高慧敏老师的视角出发,跟着她一起走进胡聪慧老师的支教生活。

全捧一片心,犹记当时初见面

卢氏一高和郑州七中是“郑卢结对”教育扶贫的对子,因缘际会,邂逅美丽,我和高一(15)班的孩子们在最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中,遇见了最美丽的她——胡聪慧老师。胡老师很年轻,娇小柔弱,白净秀气,斯斯文文,却充满朝气。对接下来的日子,我和孩子们充满了期待。

2019年8月20日,高一新生开始军训。作为有着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不禁替这位弱不禁风的姑娘捏把冷汗——山区留守孩子很多,均为住校生,班主任几乎需要全天跟班,从早上五点多的跟早操,到晚上十一点的查晚寝,近20个小时全天候陪伴,其中的辛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难以想象的,而酷暑烈日下的军训尤其难耐。

为期一周的军训,迅速把这个姑娘白皙的面庞“涂得”黝黑。很多次,在我觉得她就要撑不下来,劝她歇歇,别累病了时,她总是从容一笑,又紧紧跟上了班级队伍。是的,只要学生在,她就在,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就那样紧紧跟随着,一起踢正步,一起流汗,一起大声喊着“一二三四”,一起拉歌,一起欢笑,一起……学生口渴了,她递上水壶;学生脚后跟磨破了,她拿出早备好的创可贴;学生情绪低落了,她来抚慰。短短七天,孩子们和她的心就融在了一起。

临近开学打扫班级卫生,迎接学生们的到来

好风频借力,俯首甘为孺子牛

不知是命运的考验,亦或是上天欲借艰难困苦玉成于她,聪慧带的15班,汇集了全年级几乎所有调皮捣蛋的孩子。

随着军训的结束,学习生活伊始,真正的挑战来了!

班上孩子们身上的缺点和问题,从开始的点滴呈现,到迅速的井喷,最终暴露无遗,其间只用了两周的时间。这些孩子原是初中的旧识,进入高中,省去了了解磨合的过程,迅速组成一个个小团体,只待时机成熟,就要“啸傲”班级,快意人生。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碰到的是后来被他们称作“拼命三娘”的聪慧老师:早上,五点多去查班,她在!中午去寝室查寝,她在!晚上晚自习,她还在!有课,她在!没课,就静静地站在教室外面,她还在……她将她全部的时间,用来守候,守来今时孩子们的沉心静气,候得来年满园桃李灼灼花开。

我想最好的教育应当就是如此吧,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宋人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写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想来,聪慧老师也当有同样的慨叹。纪律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阻拦15班前进的步伐——听不懂、学不会。这对于已经收心向学的孩子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第一次考试后不如人意的成绩,更是让很多孩子的情绪跌落谷底。一方面是基础太薄弱,另一方面是高中课程相较于初中,难度突然加大,很多学生一时无所适从,难免进退失据。面对学生不太理想的成绩,聪慧倒是淡定,一拍桌,补课!义务补课!抽时间,抽什么时间呢?午休时间,两周一次的周末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补课。没时间备课怎么办,熬夜办!

补课——写来不过寥寥两个字,说出不过上嘴唇碰一碰下嘴唇,简单至极,容易至极。真正为之,却是一夜夜的不眠不休,一堂堂的呕心沥血。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泥,比作人梯,聪慧老师当之无愧也!辛苦的付出终换来成绩的稳步攀升,一腔热忱也确实换得学生的真心相对。是啊,怎能不真诚,又怎能不感激呢?一次向聪慧老师借优盘,无意间打开她的办公室抽屉,映入眼帘的竟然是满满一抽屉的药——治嗓子的,治感冒的,治口腔溃疡的,治胃的——瞬间泪目!原来每一次面对“聪慧超级能干负责”的夸奖,她轻快的笑容背后是身体的伤痕累累。是啊,估计大家都忘了,她也是血肉之躯,也是凡胎常人啊!她也会累,也会病,也会有压力!那一刻,只想替她的孩子们抱抱她,就是抱抱她,说声:辛苦了,真的辛苦了……从夏到冬,不只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她和孩子们感情升温的见证,从开始的陌生和距离,到冬日寒风中,学生课间默默递给胡老师的一杯温水,这不是时间给予的,而是她那颗真心换来的。

我们班有个孩子和聪慧老师班的一个孩子是好朋友,课间常常凑在一起,说些悄悄话,然而每次只要说到班上数学成绩时,另一个孩子的声音总是突然提高好几个调门,那个声调里满满都是自豪:我老班上课讲的超级细致,我老班一道题讲好几种方法,再难的题我老班一讲就感觉怎么那么简单,我老班太厉害了,我们班数学还用问吗,肯定老大哥啊!让离了那么远都能听到的我也不禁嘴角上扬,为聪慧感动,为学生庆幸: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遇到那个甚至能影响自己一生的人,这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的。而像聪慧老师这样,只是支教一年,却把这一年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奋斗的老师,更是可遇不可求。她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的态度,工作过程中的那股韧劲,是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了的,更将是孩子们一生的财富啊。

休息日为学生义务补课

纵使寒彻骨,也放梅香扑鼻来

卢氏的冬天尤其漫长,卢氏的冬天也尤其寒冷。

因为没有暖气,胡老师的双手被冻得通红肿胀,除了心疼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的。郑州的教室内都有暖气,难以适应这里的寒冷确是情理之中,可让人意外的是她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此糟糕,整整一个冬天,她的重感冒一直没好过,吃的药和饭一般多了,我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做到忍着病痛和寒冷坚持改作业、备课直到凌晨。我也曾劝过她,不然请几天假,回郑州看一下,好了再来,她的班我先帮着照看几天。她说、不行啊,回郑州了,见到爸妈,感受到暖风,怕自己被惯坏了,更受不了这里的刺骨寒风。原来是真的,所有的坚强不过是拿命死扛!

就这样,到了寒假,本以为一切照常,奈何一场疫情席卷而来,本以为是十四天的短暂分别,竟然成了几个月的分隔惦念。尽管寒假已经开始,但聪慧老师仍想抓紧春节前的最后几天时间,给几个学生义务补习。原计划除夕当日踏上返郑的归途,可一场疫情让她不得不留在卢氏。打开微信,我俩的对话框中至今仍被她对学生的担忧关切填得满满:高老师,卢氏没发现病例吧?我班学生不会有事吧?这课耽误了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好的能直播的平台啊?不写作业的孩子怎么办呢?没等我一一答复,她又紧跟了一句:不行,我得赶紧和学生一个一个通通视频,了解他们的情况,这样离他们更近了,心里才能有底……就这样,她又拖着还没好利索的身体开始忙碌的工作。一个人,一间冰冷的宿舍,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仅以此守护她最爱的最牵挂的孩子们。我却总是想起,沉沉夜色中,满是冷寂的校园里,独对空荡的教学楼,当时的她一定也很害怕,也会孤独吧。毕竟,她也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也是爸妈手中的明珠、心中的宝贝啊。

然而,慎终如始的聪慧老师竟是坚持了下来。那数十个寒夜中,温暖她的,是她自己的那颗滚烫的心,激励她坚持下来的,是她身为老师的使命。二十多岁,如花的年龄,舍弃原可轻易享受到的舒适幸福的生活,甚至不谈恋爱,坚守着自己在乎的,热爱的支教事业,守护着她的每一个学生,聪慧老师,是我所佩服的,为她的纯粹!

岂不诉离殇,山长水阔会有期

课间都围到老师身边

这是复课之后,我的同事偷拍的一张照片,被学生包围着的便是聪慧老师。请暂时忽视疫情所要求的间隔保障,有时真情是可以跨越空间距离的。

因为文理分班,考虑到学情稳定需要,也是由于聪慧的支教期只剩下短短三个月,学校决定聪慧老师不再担任15班班主任。又出于岗位需要的考虑,将聪慧老师调到一部担起两个班的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得知这个消息的15班孩子们,在课堂上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作一团,聪慧也是哭红了双眼,但是狠心走出了教室。以为不见了,慢慢就好了。谁知,每每到课间,孩子们还是会找来,围做一团,哪怕就是说几句话,有些孩子不说话也要静静的站在她身边,用他们的话,就是哪怕只是听听老班的声音也好。

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吧,山区孩子不善于表达感情,很多时候都是内敛的,但是一旦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善意和关爱,便会以全部的真心回应:羞涩的他们愿意主动去找胡老师谈心,说心底里最深的秘密,可知,全班五十颗滚烫的热爱着她的红心业已捧出,这都是聪慧应该得到的。寒冷,病痛,善良,责任汇聚在一起,终将成就聪慧老师的支教生涯。

前天突然听说她的嗓子出了问题,竟已到无法发声的地步。身为老师,怎不知嗓子的重要性,嗓子坏了,就意味着要和讲台告别了,她这才急了,匆匆回郑州做手术。发信息给她,她还在坚持:等我好点,就回去了,两个班的学生还等着呢……傻姑娘啊,执着的人,善良的人,努力的人,不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过。所以提笔替学生写下这篇文章,献给他们最爱的,和我们同事最佩服的胡聪慧老师!愿您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再睹您上课的风采!

“为人师者,心底永远有一种柔软,愿以我一人之薄力,行人间至善,助生成才,万家欢喜!”这话被她践行的丝毫不差啊!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