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 条
当前所在位置:第36个教师节 > 最美教育故事
大山里的感动 她用音乐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

空山落新雨,最是动人心。清新的空气在山涧弥漫,阳光拨开枝头,洒下一地晴光。草嫩泼青色,樱桃漫山红,这红绿相间的秀丽山区,正是王丽君老师支教地——三门峡市卢氏县徐家湾乡。

王丽君,是郑州市高新区郑州中学第四附属小学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教师,她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相貌虽平,性情且和,但内心坚强,工作认真负责屡获佳绩令人称赞。

心愿遥向贫困地,好事多磨终得偿

一直以来,王丽君老师都有个心愿,若将来有机会,她想到大山里去支教,把自己变成一扇窗,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看到他们向往的世界。也许是心向往之,久梦得偿,郑卢结对帮扶支教项目的出现,给了她圆了支教梦的机会。然而,正如俗话所提到的,好事时常遇多磨。郑卢结对帮扶通知下达时,王丽君老师恰逢初为人母,她的孩子出生仅八个月尚在襁褓当中嗷嗷待哺。当她把想到山区支教的想法告诉家人时,便遭到了自己婆婆甚至是自己母亲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孩子才八个月,断奶还太早,孩子这么小就离开妈妈,你又于心何忍。”在反对和坚持中,这件事情僵持下来。

最后,王丽君老师的爱人将支持变成了行动,为了不让孩子离开妈妈,也为了王丽君安心的驻扎在大山里开展支教工作。王丽君的爱人辞掉了工作,当起了“奶爸”。为了能够实现既能进行支教工作,又能兼顾照顾自己年龄尚小的孩子的愿望,王丽君老师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能让自己爱人带着孩子跟着她一起去往山区,学校同意了她的申请。

一家三口去山区,乃是支教动人情。

王丽君老师的宝宝和爱人

音乐如窗心相通,一启可见世界长

2019年5月,王丽君老师和原学校的孩子们作了一个短暂而不舍的告别。因为她知道有个地方,有更多孩子需要她。离开了熟悉的城市环境,乘车6小时,路程360公里,穿过连绵群山,她来到了这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来到了大山里的徐家湾乡中心小学。

音乐课对于徐家湾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王丽君老师的到来,不仅用自己的专业功底让学生叹服,还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带着山里的孩子享受音乐的美好,再塑生活的坚定信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哇!好好听。”“这就是我们以后的音乐老师?”这是王丽君与孩子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彻底拉近了王丽君老师和孩子的距离,赢得了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好评与掌声。以后,每次上音乐课前,总会出现这样的风景,一群可爱的学生围在音乐老师身边,托着腮、鼓着掌、小眼睛里闪着亮闪闪的光,听王丽君老师弹琴、唱歌。小小的教室充满了大大的期待!音乐就像一扇窗,王丽君老师在孩子的心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音乐课上总是充满快乐

平凡点滴在积累,支教用心聚情怀

2019年6月,郑州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通过支教老师的汇报和实地的考察,为徐家湾乡中心小学捐赠了标准化音乐教室。教室有了,乐器多了。面对这一大批的乐器,王丽君老师迅速打开教学思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把这批器材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拇指琴,好学易懂有趣味,适合正在兴趣高涨的三年级学生,于是为三年级学生开设了拇指琴课程;非洲鼓需要一定的力量,于是四年级学生就有了欢快的非洲鼓课程;葫芦丝需要一定的音乐理解和天赋,于是五年级学生开始了葫芦丝的学习。一批器材,一位老师,把这座大山学校里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彻底激活了。

教书育人,离不开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三年级有一名学生叫小玉,小时候发烧造成了脑发育迟缓,导致他不会说话,不会学习,不喜欢与人交流,平时上课就是睡觉。但在王丽君老师的音乐课上,他总是精神满满。王丽君老师鼓励他开始学习拇指琴,起初他不敢拿乐器,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别的同学演奏,眼睛里充满了拘谨和难掩的渴望。王丽君老师发现了他的情况便走到他的身边,鼓励小玉大胆尝试,在一次次的鼓励之后,小玉犹豫着拿起乐器,试着按动琴键。但是此时的他还抱着防备的心态:后仰着身体,一副随时要逃跑的状态。后来,王丽君会在其他同学练习的时候静静地坐在小玉的旁边弹琴,有时候是《小星星》、有时候是《贝加尔湖》,此时的小玉很安静。安静的听,音乐让他入迷。

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示范,终于打开了小玉的心扉,他放下防备用他的小手开始尝试抚摸拇指琴,在一次次的试探下,在一次次的退缩下,小玉终于接受了这个乐器朋友,经过王老师一个学期的耐心引导,小玉已经可以拿起乐器弹奏基础音阶了。不仅如此,小玉爱笑了,课间的时候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嬉戏。音乐中蕴涵的教化力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小玉与拇指琴成为了好朋友

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乐器的学习经历,短短一个学期,孩子们已经小有所成,元旦文艺汇演上,从孩子们指尖流淌出的优美旋律如同绿林间的潺潺溪流,又仿若荷塘里荡漾的清波,深深震撼了全校师生。

自信的非洲鼓演奏

悠扬的葫芦丝声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葫芦丝合奏《友谊地久天长》

疫情不减支教热情,网课也成新天地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华夏神州,王丽君虽然宅在家,但时刻心系山区的孩子。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主动为学校捐款购买防疫物资。并多次将原单位关于防疫的文章分享至班级群里,向家长们进一步普及科学防疫的知识。

后来,全省范围内开始网课教程,由于山区孩子们的网络学习环境差,卢氏县在开设了一周的艺术课程后就停止推送艺术课程教学资源。钉钉软件上,铺天盖地的消息像海浪一样涌向眼前:王老师,今天怎么没有音乐课了?什么时候可以上音乐课?有一名生病住院的孩子单独给王老师打电话说道:“老师,我想您,我好想上音乐课。”看到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与痴迷,王老师结合奥尔夫声势教学法,为孩子们编排了简短易学的杯子舞和手势舞,歌曲选用《不放弃》《加油武汉》等公益歌曲,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引导孩子们赞美逆行者,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

王丽君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孩子们与音乐相伴的照片,她在自己支教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话:“支教的时光,我看到了清苦、看到了质朴,这里的人们勤劳、向上。这里的孩子是乐观的向上的,他们拥有着热爱生命的力量,他们有着向上的灵魂,他们拥有着希望。而希望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宝石。如果可以,我愿意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尽自己的力量,来守护你们接触音乐时最纯净的目光,歌唱时最最快乐的时光。希望音乐的力量能够引导你们变得阳光热情,活泼向上。生活不止眼前的苦难,也有音乐和梦想。”

音乐课上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歌唱方法

珍惜拇指琴学习的每一分钟

凤尾竹下芦声起,暖秋风中芦声扬

国庆节跟孩子们一起站上乡政府的舞台为祖国妈妈送祝福

2020年4月20日,王丽君老师终于等到了郑卢支教复学的通知,她再次告别家人,奔向了卢氏山区。如今,王丽君老师已经做好了复学后的各项准备,继续把自己在郑州教育、高新教育中学到的优秀教育理念和行政管理经验带到徐家湾乡中心小学。努力发挥党员教师带头作用,她就像夜幕里明亮的灯塔,为深山里的孩子的前途照亮。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