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中心联合郑州地铁6号线开展科技与文化融合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郑州地铁6号线工作人员讲解地铁运行的奥秘

参加教研活动教师留影

2025年10月28日,郑州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中心联合郑州地铁6号线开展主题为“郑州地铁6号线科技与文化融合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开发研究”的教研活动,来自全市中小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及校外教育基地、机构教师共30人参加本次教研活动。

上午9时30分,活动于在郑州地铁6号线奥体中心站正式启动。在奥体中心站站厅,教师们参观了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主题的艺术设计,并了解了客服中心等设施,对地铁站的文化表达与基础服务功能有了直观认识。

“地铁大讲堂”环节,郑州地铁6号线工作人员系统介绍了郑州地铁的发展历程与整体概况,为后续教研奠定了知识基础。在客运组织介绍中,通过模拟大客流场景,生动阐释了车站各岗位的职责分工与协作机制,揭示了地铁系统高效有序运营背后的组织管理逻辑。

探秘车站控制室作为核心环节,使教师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地铁的“神经中枢”。在指定安全区域内,综合后备控制盘(IBP)、监控系统等关键设备的功能讲解,让大家深刻理解了地铁在行车调度、设备监控与应急指挥方面的技术支撑与核心作用。

此后,教研队伍在郑州地铁6号线进行乘车体验,途中讲解了列车安全设备与注意事项。抵达李江沟站后,“地铁美学课堂”展示了车站独特的设计理念及其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内涵,拓宽了教师们对公共空间美学的认知视野。

“安全课堂”环节注重实践与体验,通过消防装备展示、应急救援绳结学习,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功能介绍与模拟操作,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意识与能力。

活动最后在李江沟站会议室进行教学研讨。教师们分别就各自学科领域结合实地调研感受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段对课程内容优化、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校外实践教育专家王远荣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要以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强化校内知识和校外资源相结合,依托郑州地铁6号线开展可持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成功搭建了教育工作者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交流平台。它不仅丰富了校外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源,更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为未来开发更具深度的校外实践课程及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郑州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中心将持续深化“研以致用、实践育人”的教研理念,探索更多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