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打电话给普通人、学霸和学神
打电话给普通人:“干吗呢?”“玩啊。”“玩什么呢?”“电影,KTV,酷跑……”
打电话给学霸:“干吗呢?”“学习啊。”“学什么呢?”“数学。”
打电话给学神:“干吗呢?”“玩啊。”“玩什么呢?”“数学。”
那么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普通人、学霸与学神的区别是什么呢?
学习和娱乐没有明显的界线,同样的事情,有人认为比较枯燥,有人则会认为有趣;有人认为做起来很艰难,有人则认为很轻松。普通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愿意学习;学霸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学神喜欢做应该做的事情,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
人们用“心流”来描述这样一种体验:他们会完全被所做的事情吸引,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好像被活动吸引进去一般。因为过度关注活动、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考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或特别慢。《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圣人孔子已经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心流体验。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学习中体验到心流体验呢?
1. 如何做到全神贯注:健康的睡眠和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刚开始需要有意注意,时间久了才能进入无意注意;排除课堂上的无关干扰,保持桌面整洁,不带手机、小说、零食等让自己分心的东西。
2. 如何做到目标清晰: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记录在本子上提醒自己。
3. 挑战与能力匹配:基础差的同学要多做准备,提高能力;能力强的同学要提高对听课质量的要求,不仅能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还要深入理解,做到举一反三;中等水平的同学最容易体会到听课的挑战与能力相匹配。
4. 如何寻找即时反馈:课堂上的笔记和练习作业是可以看到的反馈;听课时看到老师肯定的目光、课堂发言时听到同学的掌声也是一种反馈;为自己学到知识感到快乐,是一种精神上的奖励;若课堂表现好,课下适当给予自己物质奖励。
5. 行动与意识融合:做课堂笔记,养成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