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读书时光
2023 第28期 二维码
08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作者: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毕业生 杜甜甜

前些日子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彼时的我正处人生重大转折阶段——准大学生。告别单一枯燥的十八年求学之路,我的确陷入了对未来的焦虑以及作为个体对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迷茫与沉思,而这本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根据自身经历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我幸运的在茫茫然前行路上有了醍醐灌顶的片刻。

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集中营三年里艰苦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并寻找生命意义的心路历程。第二部分是作者向大家介绍根据自身经历启发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意义疗法。

作者弗兰克尔是奥地利一名精神科医师,1942年,被纳粹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先后辗转在四个集中营之间,历经坎坷,受尽折磨,在惨绝人赛的集 中营中每天面临着死亡的恐惧,饥饿的折磨,以及非人的虐待,命悬一线,而毒气室和焚烧炉则是集中营中多数囚徒生命的归宿。根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集中营共有150万人死于非命。但幸运的是,作者最终凭借着对生命的极大热情成为少数幸存者。而这段特殊的经历也使他对生命有了更大的热情,他在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几个月后拿到驾照,在80岁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或许他是在用实际行动实践着 “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而在《奇葩说》中李诞也曾说过生命的意义不只有快乐,快乐是很短暂的,他认为工作能带给他意义,或许是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和解决后的成就感、满足感等等。

弗兰克尔认为:“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尽管在集中营中苦难无处不在,但还是有可能运用生存的艺术。”我们不歌颂苦难,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而诗人苏东坡的处世之道与弗兰克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论是遭宫刑之痛后依然坚强,最终缔造出千古著作《史记》的司马迁,或是出生织席贩履之徒40岁寄人篱下,一事无成,却依然心怀壮志终成霸业的刘备,亦或是前些日子大火的治好了我的焦虑的二叔。从他们身上,我们似乎都能获得一些活着的意义的感悟。

有时一个人独处时,我常常困惑活着的意义,但事实上在我们认识了人生本来没有意义后,反而我们要去赋予人生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活下去,创造价值,构成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去年寒假我的太爷爷去世火化,出来时烧成了灰,存在一个小小的罐子里,骨灰似乎成分与磷灰石差不多,没有什么值得敬畏的,但四周的哭声、白布和哀伤预示着一切。

我们好像一出生就在走向死亡,但生命的意义绝不在于此。生命是一个伟大而震撼的话题,没有人可以泛泛而谈,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对它的意义充满了好奇心,而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真的可以让人热泪盈眶。保尔柯察金曾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而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