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连日来,我市教育系统掀起了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热潮。为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汇聚协同育人合力,推动郑州教育事业实现新的发展,郑州市教育局特推出“学习贯彻教育大会精神·大家谈”系列报道,今天谈的主题是“推进高等教育起高峰”!
深入贯彻教育大会精神 扎实推进“一五一十”发展战略部署
郑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李仰智
郑州师范学院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提出的新策略、新方法和新路径,全面落实学校“一五一十”发展战略部署安排,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本手段,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为有力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式应用转型,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高标准开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心筹划、做好宣传,大力营造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全面总结办学七十五年的经验,以“15个深入思考研究”为牵引,认真谋划近5年,前瞻30年,思考下一个70年,科学擘画学校未来发展蓝图,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力推动“一五一十”发展战略落地见效。
二是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方针,瞄准“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工作目标,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系统梳理问题不足,逐条逐项整改,补齐短板弱项;建立审核评估工作月检查、月汇报制度,扎实推进审核评估工作有效进行。扎实做好2024年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确保数学与应用数学、音乐学、生物科学、物理学等四个专业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三是全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按照最新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指标体系,围绕“思想道德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阵地建设管理”等测评项目持续开展相关工作,把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全力做好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四是扎实推进综合改革。科学分解“院办校”改革年度部门工作任务,细化各项改革工作举措,适时开展改革试点;积极加快内涵式应用转型步伐,推进学科学院专业资源优化整合;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蓝本,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后勤、财务管理改革,保民生、保战略、保安全,科学预判,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实施附属学校提质扩容工程,积极延伸附属学校办学链条,不断扩大附属学校品牌效应。
五是加快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积极扩大与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实施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攻坚行动计划,出台《郑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方案和任务分配方案》,严格对照现有政策下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条件,明确方向,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努力打造高峰学科,强化特色优势,力争在下一个申报周期取得突破。
“上层次、起高峰”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甘勇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是郑州市举办的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理工类本科院校。建校44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一直以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神圣使命,结合各级领导对学校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为实现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定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对郑州市有突出贡献,在全国同类高校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服务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行五育融合教育,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构建基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科技文化艺术节“五位一体”的美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强化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以“一核三从四新”为教学理念,结合专业构建劳动教育实践“1+N”实践育人体系,促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
二、持续优化专业结构,立足郑州、服务社会。
学校落实省委关于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的部署,紧密对接河南省“7+28+N”和郑州市重点建设的20条产业链,制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工学类专业占50%以上,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结合、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建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应用化学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特殊教育4个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个郑州市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建成河南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平台7个、市级研究平台24个;建设莱维特生命科学与数字交叉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近两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薛少安博士承担的中英联合项目获批经费100万英镑;徐传波博士承担的南阳市揭榜挂帅项目,经费550万元,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
三、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举、汇智聚力。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聘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白仲虎教授为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姜冬梅教授两位领域内顶尖人才为学术副院长。配齐中层领导干部169人,近三年组织干部培训1397人次,通过京豫合作、沪豫合作,派出36人次挂职交流,选派27人次到专项工作组和乡村锻炼。制订《青年英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多种激励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千人计划、外籍院士和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企业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现有教职工1338人,其中,高级职称438人、博士15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2人,郑州市名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人次。
四、坚持内涵发展道路,强化特色、协同育人。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办学特色。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挖黄河文化“家国天下、自强不息”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五融入”育人特色初步彰显。以服务河南省“十大战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本着“对接产业、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的原则,构建“一体两翼、实践为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强工科类专业群,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功能;做优“经济管理”专业群,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物流枢纽功能;做特“文旅文创+”专业群,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旅融合功能。建校44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4余万名,其中,70%在省内就业创业,60%留在郑州。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个系统工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为抓手,努力“上层次、起高峰”,将学校建成对地方发展有突出贡献、在省内有突出地位和作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建设教育强市新征程中实干笃行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晓东
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分别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作出的一次重要动员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省、市领导的批示指示为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我市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建设标准,全力推进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建成教育强市贡献力量。
学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专业特色,持续锻造思政对人才培养的引领力,以学校“红色财税”党建品牌为牵引,不断挖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特色育人元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同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学习型城市、打造“学在郑州”知名品牌、职业教育建高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等为契机,紧密对接服务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当下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围绕数智经济、临空经济等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慎终如始在“精而专”上下功夫,沉心静气在“特而优”上做功课,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前瞻布局、特色发展、开放合作,
主动打造临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合理布局“专业群”,探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典范,努力形成拳头、叫响品牌,办好财税特色鲜明、品牌卓越响亮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为建成教育强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锚定“新双高”建设目标 奋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起高峰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刘畅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目标导向牵引工作、以问题导向切入工作、以结果导向检验工作,围绕管理、科研、学科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实践,建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全力推进高职“新双高”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两年,学校荣获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河南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150多项。其中,教师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90多项,学生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100多项,尤其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学生个人赛获全国特等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部赛区)获三个一等奖,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获两个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省级一等奖。学校党委“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合双提升”项目入选郑州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开展的“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被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河南高教等多家国家级和省级主流媒体报道,工作经验《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合双提升》于2024年1月被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编印的《河南教育工作情况》全文刊发,并抄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在全国宣传了河南高等教育形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将努力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
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王艳红
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作出的重要动员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全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贡献力量。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地域属性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建设中国高水平旅游职业院校为目标,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旅游人才的职业教育为使命,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省委“十大战略”部署和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立足特色,面向全国、服务文旅产业”的办学使命,聚焦郑州市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领域,建成新兴产业链和支柱产业链依赖的“1+5+14”三梯队专业群建设体系,即1个国内领先高水平专业群:旅游管理,成为国内同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标杆。5个优势品牌专业群,14个成长复合型专业群,全面推行“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主导作用,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探索出具有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品牌特色的教学模式。2022年9月,学校牵头研制的《旅游管理》《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简介及专业教学标准经教育部发布;2023年1月,物流管理专业顺利通过郑州市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验收。
二、认清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趋势,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行业属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近年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紧紧围绕文旅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群与产业群紧密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产业是基础,专业是主体,课程是核心,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根本。目前,学校牵头组建了河南省旅游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吸纳会员单位59家,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成立了河南数字文旅产业学院、中原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拟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实现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形成校企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享发展的格局。学校与郑州大学、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文旅文创行业创新驱动产教融合共同体,与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服务(美豫中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工业旅游文化创意校企研发中心,真正实现了政企资源转化成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资源转化为政企人力资源,形成了校政企“共同体”,通过充分发挥产学融合功能,构建出一个有温度、有生命、有智慧的职教生态圈。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和水平,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重要贡献。
三、围绕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战略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学校围绕郑州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两大领域,明确以服务行业企业的发展定位,打造科研团队,积极推进理论政策研究和应用开发,深入开展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服务行业发展。一是开展“立地式”科研,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校建设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4个市级社科研究基地,成立河南旅游研究院等22个校级研究中心,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黄河历史文化旅游带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报告获市领导批示。联合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在全省开展文旅人才建设成果调研工作,发布《2023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人才建设研究报告》。与郑州市社科联联合举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论坛”,为进一步推动郑州文旅融合发展,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全国重地贡献智慧。承办郑州市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成功举办“唐宫小姐姐带你游河南”“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等文化旅游论坛,为讲好黄河故事、传播河南文化做出积极贡献。二是深化校地合作,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面向县域经济建设,与新县、登封、汝州等优秀旅游县市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和文物普查服务。学校旅游管理学院教师团队制定的《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河南袁桥古村乡村旅游规划》落地实施,助力袁桥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与建业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等深入合作,在人才供给、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先后多次服务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应急志愿服务培训班、中华经典诗词论坛、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省市“两会”等重大活动,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三是形成课培一体化模式,成为地方文旅产业转型优化和升级的引擎。学校打造了文化和旅游部河南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才培训基地等,形成支撑河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平台,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良性互动,解决文旅产业发展难题。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任务,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000余人,年均社会培训达2万人次。
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来,汇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职业教育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在新使命中彰显新担当。
扬帆起航新时代,共筑职业教育新高峰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吕 村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类高职院校,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办学成效显著。
一、 以高水平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标教育部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构建“1+12+1”意识形态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事业融合发展,以党建高质量引领教育事业发展高质量。信息工程与大数据学院学生党支部、智能制造学院教工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当前,学校正以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为目标,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引领学校各项事业起高峰。
二、 用产业思维办职业教育,全力服务郑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坚持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大类、精准服务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群体系。
2. 依托行业头部企业优势,打造产教融合新平台。与华兰生物、国机精工、汉威、比亚迪(郑州)、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建生命健康、超硬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10个产业学院。牵头成立了河南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特色鲜明的超硬材料和数智丝路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
3. 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技术技能人才高地。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升,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近100%,就业质量明显高于全国同类高校。建校以来,已为郑州市产业发展输送15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应用技术研究新生态。学校在2004年就以“引研入校”的形式将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体引入学校,创新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机制。目前,学校建有23个各类科研实训平台,是河南省内唯一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完整创新平台链的高职院校。
5. 服务重点企业“走出去”战略,打造国际交流与合作特色品牌。
与俄罗斯叶列茨基国立大学积极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并共建“中俄数字经济学院”;与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联合成立中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联合招收泰国留学生;与泰国澈督蓬商业学院、泰国龙婆坤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海外分校,建设“中泰商都学院”,培养当地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与阿里巴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联合探索共建“鲁班工坊”,着力服务郑州市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需求,有效提升了我市对外交流的影响力和外向度。
三、 推进郑州高职教育攀高峰、上台阶
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聚焦郑州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围绕职业教育“一体两翼五重点”发展模式,奋力推进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大力实施学校“一七七”工程,以升本为目标,“七抓七提升”,奋力创建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