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要求”,实施“三个调整优化”,
推动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甘勇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是郑州市举办的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理工类本科院校。近年来,省委、市委对学校发展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同志多次到校调研指导,要求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勇开新局,要“稳得住、管得好、上得去”。今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争辉也对学校发展提出七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省委、市委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全校师生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三个要求”,实施“三个调整优化”,持续推动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一、 坚持立德树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重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抓好民族宗教“双防”工作。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开展内部巡察。对校属各单位开展党建督导,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物流管理与工程系党支部获批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黄河文化融入思政课、融入专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实践教育、融入教学科研,构建了“黄河文化五融入”育人体系,通过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讲好黄河故事 寻访中原文化”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 坚持质量立校,着力提升“稳得住”的能力
学校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狠抓内涵建设,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合格评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好评。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根植郑州,面向河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定位,建校44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4余万名,其中70%在省内就业创业,60%留在郑州。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省内平均水平,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扎实推进“院办校”改革,释放二级学院办学活力,2024年,学校商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近千万元改善国基生活园区学生居住环境;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1537亩的航空港新校区一期10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后勤楼已全面封顶,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生满意度和荣誉感持续提升。
三、 坚持人才兴校,着力提升“管得好”的能力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聘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白仲虎教授为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姜冬梅教授两位领域内顶尖人才为学术副校长。配齐中层领导干部169人,近三年组织干部培训1397人次,通过京豫合作、沪豫合作,派出36人次挂职交流,选派27人次到专项工作组和乡村锻炼。制订《青年英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多种激励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千人计划、外籍院士和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企业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现有教职工1338人,其中高级职称438人、博士15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2人,获河南省模范教师、郑州市名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人次。
四、 坚持特色强校,着力提升“上得去”的能力
学校落实省委关于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的部署,紧密对接河南省“7+28+N”和郑州市重点建设的20条产业链,制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工学类专业占50%以上,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结合、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建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应用化学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特殊教育4个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个郑州市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建成河南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平台7个、市级研究平台24个;建设莱维特生命科学与数字交叉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近两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薛少安博士承担的中英联合项目获批经费100万英镑;徐传波博士承担的南阳市揭榜挂帅项目,经费550万元,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坚持内涵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办学特色。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挖黄河文化“家国天下、自强不息”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五融入”育人特色初步彰显。以服务河南省“十大战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本着“对接产业、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的原则,构建“一体两翼、实践为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强工科类专业群,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功能;做优“经济管理”专业群,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物流枢纽功能;做特“文旅文创+”专业群,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旅融合功能。
我们深知,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此次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硕士授权单位建设为抓手,努力“上层次、起高峰”,将学校建成对地方发展有突出贡献、在省内有突出地位和作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