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服务
教研通知
郑教研【2025年】2号:关于部分学科上传优质课视频的通知
日期:2025-01-20 17:18:51  责编:教研室


各县(市、区)教研室,市直各中学:

为进一步推进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促进我市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决定部分学科按要求上传优质课视频。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 学科及学段

本次上传优质课视频的学科包括:中小学语文、中学历史、中学地理、中学信息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美术、中小学体育、中小学综合实践、小学道德与法治和通用技术等学科。

二、 相关人员

在2023—2024学年郑州市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在上述学科获得区级、高中教研共同体壹等奖的教师。

三、 上传时间

2025年3月1日(周六)17:00之前按照要求上传完毕。

四、 视频录制要求

按照“班班通”录播教室课程录制技术的要求进行录像,录像课要确保录像清晰,声音正常,真实、完整地呈现课堂实况,原则上不剪辑或避免过多技术剪辑。具体要求见附件。

五、 优质课选题

授课教师要按各学科要求,基于相关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需原创,如发现上传课例已参与过其他形式的交流活动或侵犯他人版权,将取消资格。

【中小学语文学科】

1. 小学组:自选课题,授课时间为40分钟。

2. 初中组:作文教学,授课时间为40分钟。共涉及六个写作教学课题: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如何突出中心》《思路要清晰》,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九年级上册《观点要明确》《论证要合理》。

3. 高中组:从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2、13、14三课中任选一课,授课时间为40分钟。(注意:每课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能拆分其中的篇目做单篇教学。)

【中学历史学科】

从以下内课题中任选其一个进行教学,授课时间为40分钟。

1. 初中组

七年级上册: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八年级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九年级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2. 高中组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二,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中学地理学科】

根据以下内容标准自行准备授课课题,授课内容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涵盖该条内容标准,授课时间为40分钟。

1. 初中组

内容标准: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高中组

内容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授课说明:请围绕“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分异”两个地理概念或任选其一组织内容进行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

1. 初中组

教学设计应符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流程,突显“科”与“技”并重的设计理念。鼓励教师采用实验教学来组织课堂。 从以下四个题目中自选一节。讲课时长 40 分钟。

(1)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指南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七年级全一册 第 23 课

说明:依据《教学指南》的内容描述,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重点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应用在生活中的创新表现与面临的挑战,体验“互联网+”情境中在线生活的新模式。老师们可以根据内容要求合理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指南 物联网实践与探索 八年级全一册 第 18 课

说明:依据《教学指南》的内容描述,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的培养;重点让学生体验查看和下载数据的过程,了解处理数据的方法。问题求解的具体操作过程和代码编写是难点但不是重点。老师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联网平台或编程工具,不局限于指南中使用的平台和工具。

(3)《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三节 破解密码——循环的嵌套。教材版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第1版)

说明:根据教材中本节课学习目标描述,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的培养;重点让学生感受计算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老师们需要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要求使用非图形化编程进行程序设计。

(4)人工智能模块第 21-25 实验选择其中之一,参照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制定《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 版)

说明:依据《课程标准》和《实验教学基本目录》要求,本课题从 21-25 的实验目录中选择其中一项,通过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体验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或算法基础,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和技术基础。教学中突出体验、分析和推理。

2. 高中组

教材版本:《信息技术》必修 1、必修 2(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2 年 8 月第 1 版。从以下三个题目中自选一节。讲课时长 40 分钟。

课题一:必修 1,项目二 页码 14-16;

课题二:必修 1,项目八 页码 128;

课题三:必修 2,项目七 页码:89-9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

根据以下各学段辅导主题,自行准备授课课题,授课时间为40分钟。要求:在录播教室或团体心理辅导室上课,重点关注辅导目标的达成、目标-辅导-评价的一致性以及教师的辅导水平和活动设计能力。

1. 小学组和初中组

辅导主题: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生活和社会适应

2. 高中组

辅导主题: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生活和社会适应

【中小学体育学科】

录像课要求:录像课时长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不能剪辑,确保录像清晰,能够真实、完整地呈现课堂实况。

报送材料要求:每位授课教师报送U盘要包含两个文件,包括完整录像课(课题要求:自定教材内容,其中足球教材单列评比)和电子文稿(包括本学期课程纲要、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方案。相关格式另行通知)。

报送时间及要求:3月1日前将上报材料装入文件袋内送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608室体育学科〔小学、初中教师由学校所在各区、县(市)教研部门统一整理汇总在两个U盘内上报〕。过期不报者,视为放弃。

【中小学美术学科】

各学段教师从各自三个课题中抽取一个课题,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1. 小学组(湘美版4--6年级上册教材)

(1)四年级  第2课  《时间告诉我》    

(2)五年级  第12课  《青花瓷》

(3)六年级  第9课  《生命的甘露》

2. 初中组(人教版7年级上册教材)

(1)第一单元第2课  《表现形式》    

(2)第三单元第3课  《奖牌设计》

(3)第四单元第2课  《活灵活现》

3. 高中组(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

(1)第二单元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2)第三单元 主题二  《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

(3)第六单元 主题二  《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中小学综合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围绕“考察探究活动”,自行确定主题,完成一个主题的全程录像,包括至少三节完整的活动(主题生成课、中期反馈课、成果展示课),显示学生活动场面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高中阶段自行确定主题,录制一节课。课例前加上片头(片头文字信息包括年级、课题名称、参评教师姓名及单位等)。每节课时长40—45分钟。辅导教师对授课教师录像课的点评视频,以MP4格式呈现,时长5—10分钟;辅导教师须在点评视频上标明单位、姓名。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

自选课题,授课时间为40分钟,不得超时。

要求:按照“基于标准的教学”和“教学评一致性”要求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课例录制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包含录播教室),双机位或多机位,授课教师本人必须出镜,画面清晰(不低于720P),声画同步;课例要真实、完整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不得无生上课。各区(县)教研员需在开学初学科教研工作会上提交本区相关教师的汇总表(加盖公章)。

【通用技术学科】

自选豫科版通用技术必修教材中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授课时间为40分钟


附件:优质课视频上传要求及注意事项

                     

2025年1月20日

附件见下方链接:

关于部分学科上传优质课视频的通知


郑州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