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南方小镇卢尔马兰只有1000居民。这个山间小镇拥有田园诗一样的景致:典型的普罗旺斯风貌,中世纪古堡,并存的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几个世纪未曾改变风格的农舍。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哲学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局外人》、《鼠疫》),就安葬在那里。
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不到44岁。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加缪花了很大一部分在卢尔马兰买了栋房子。这里有独自思考需要的宁静,也有巴黎没有的新鲜空气。加缪最享受的一件事,是周日坐在小镇的足球场边,观看当地小孩球队迎战来访的客队。他很投入,不仅为孩子们助威,后来干脆成为球队的赞助者,给球员们购买了全套装备。
我们几乎可以想象这偏远村镇小球队参加的比赛是怎样的水平,而被世人视作文豪、哲学家、人道主义斗士的加缪,却始终看得津津有味,这甚至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在欧洲,并没有“校园足球”的概念,青少年大多是在各式各样的业余足球俱乐部踢球,里面很多工作人员就是像加缪一样的人:少年时代受过足球培训,有一点点的足球水平,但跟专业人员比较起来又是绝对菜鸟,喜欢足球从未间断,希望在俱乐部继续体验足球这种生活方式。
欧洲和南美足球的真正根基,就是这样数量有限的顶级联赛球队之外千千万万个业余俱乐部。村庄、小镇、街区俱乐部星罗棋布,是它们撑起了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因为热爱不仅是观看比赛和打嘴仗,热爱足球必须包含一个内容:亲自下场——实践。
实践的方式不一定是成为场上的队员。如果你的身材和体能保持还不错,同时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教练员课程,那么你就有希望在业余俱乐部里为青少梯队担任教练或助教,如果你已经大腹便便,只是喜欢足球,或许你可以做义务司机,或者俱乐部里细碎工作的人手。
总之,这一切都是义务劳动,没有回报。一个小球队,涉及到钱的地方很少,只有最直接的管理者才需要去考虑水电费、维修、器材等费用。这种时候,会员里往往会有个别富人解囊相助,提供一些必要的费用作为赞助。
虽然在足球发达地区,并没有明确的“校园足球”概念,但上述的种种例子和我国提出的校园足球并没有太大冲突。因为“校园足球”并不是因“足球”二字诞生的衍生品或者某个项目,它是中国足球“金字塔”体系中的基底部分,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只不过,星罗棋布的各种业余俱乐部变成了更加规范化、有保障体系支撑的校队。从我国实际国情角度出发,校园也是足球和青少年之间最好的纽带。
足球说到头,是一项社会事业,而且由于足球运动开展成本低、广受喜欢,它甚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社会事业。而一项社会事业,一定会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然后使之不停地运转。
对于校园足球来说,最重要的参与者除了青少年,那就是陪伴和引导青少年成长的人:教练、老师和家长。如果说,青少年是校园足球最核心的部分,那么教练、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就像一个三角形。三种角色,无缝连接,将青少年摆在中间,一切为了他们,为了他们的一切。
开句玩笑,毕竟从几何学意义上来说,三角形也是最坚固的形状。
在之前的某期专栏中,我们曾聊到过一个话题(特别企划 | 你想对世界说点什么),其中有一项就是参与者的角度问题。从热爱足球的人角度来说,大家当然更希望看到才华横溢的小球员,看到精彩激烈的足球比赛,看到更多关于从平凡少年成长为职业球员的励志故事。但等到真的成为了校园足球工作的参与者,又会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那样的顺理成章,会出现一些打乱自己对于足球理想化想法的冲突。
一名校园足球基层教练员,实际上就是青少年运动员足球场上的教师。但面对的压力和青少年运动员一样,也同样是双重的:足球和学业。这里的足球和学业压力,指的是足球教练员要担负的监督职责及引导职责,而非本身。
作为一名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尤其是需要面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课教师,压力也是双重的。尤其是作为班主任,还需要与学生的教练形成有效的沟通。在照顾好班级其他学生的同时,还要衡量好足球特长生关于足球和学业的比例,担负起球场外的监督职责及引导职责,帮助他更好融入班级大家庭。
作为家长,面对的压力就更多了,这样的压力也会来自于家庭内部。如果你是一名父亲,在你把孩子送上足球场上的那一刻起,就一定或多或少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的另一半会反对你的“足球教育”理念,用自己的想法取代你的想法,甚至会因此与你争吵。怕孩子太辛苦,来自老人们的反对。自己一腔热血,但孩子却不怎么感兴趣......
看到这里,那些关于足球的理想化想法似乎已经破碎的七七八八了,这其实很正常。足球本身作为竞技运动,基于某种目标的竞争性质自然会有,这也是它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根本。但是,心态的不同却将这样具有“育人”属性的功能分为了两种模样。急于求成造就了功利化心态,而久久为功的态度却将足球本身的竞争属性转化为帮助青少年成长的最佳教材。足球爱好者或许更在乎足球带来的快乐和精神填充,这必然会多少产生一些近功利的想法。但作为参与者,恰恰需要的是冷静分析,踏踏实实,为这项运动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教练、老师和家长,本身就是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的不同角色,因此就更需要相互理解支持。足球场让人们感受到“患难与共”的力量,三种角色需要的也不止是单方面的理解,更像是为了守护青少年足球梦的一场“双向奔赴”。用自己的角色优势,去化解同路人的压力与困难。不必去解释足球蕴含的各种含义,带着她(他)亲身感受足球场上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解释。
- • 【专访】“一看到杨教练写诗,我们踢决赛心里就有底了”08/31
- • “后防天团”再出清华学子,百万身价少年最终圆梦厦大......关于河南省实验中学足球队的夏天08/31
- • 八冠成就解锁 | 包揽青少年竞技组全部冠军!郑州市校园足球闪耀河南省十四运会08/31
- • 成功登顶!郑州市两所小学斩获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08/31
- • 清华、北航、浙大...125人走入高考“上岸”成功, 2023年夏天,郑州市校园足球的成绩不止在竞技场08/31
- • 直击“省长杯” | 两冠一亚,郑州市八夺“省长杯”冠军,一切不是结束,而是开始08/31
- • 【郑州校园足球新闻】全胜夺冠,进军全国总决赛!中青赛又现三支郑州球队08/31
- • 【专访】郑州青少年版的“村超”,也许就在袁河?08/31
- • 【专访】郑州青少年版的“村超”,也许就在袁河?08/31
- • 【专访】从郑铁八小到陇西小学(南校区),三十五年,他们从没放弃过足球08/31
- • 【专访】五年六冠,一朵属于金桥校园足球永不凋零的“蓝莲花”08/31